《楚漢傳奇》觀后感
雖然冠之于“傳奇”,其實細看下來,更像一部正劇,劇中沒有近年日益泛濫的惡搞、穿越,且制作精良,陣容強大,延續了高希希版《三國》的精品路線。應該是和導演高希希的第11次合作了,今次實力派男星于和偉出演秦始皇一角,呈現出一個疑慮于內,強悍于外,暴政天下的秦王,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比于和偉更勝任這個角色,可見當好演員遇到好導演,就能誕生無數的熒屏光彩,無論是《三國》的劉備,還是今次《楚漢傳奇》的秦始皇,導演安排演員肯定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于和偉無疑是高希希最得意且屢被重用的一根大蘿卜。在《楚漢傳奇》中扮演劉邦的陳道明,之前也曾在張藝謀大作《英雄》中扮演秦王,此次雖未呈秦王對秦王的奇觀,卻依然有著秦王對漢王的際遇,只是于和偉所扮演的始皇帝嬴政,并未等到劉邦的揭竿而起,便撒手西去,因此兩人在劇中,并無正面交涉,但其中一次,作為小小亭長的劉邦,從窗口偷窺巡行的秦始皇大陣仗儀仗隊,感嘆說做男人就應該這樣的時候,兩人的命運已經在不知不覺的,起了關聯性的變化。有消息說,于和偉對自己占的這個坑的“秦始皇”角色情有獨鐘,不僅僅為他研讀大量的相關史料,而且一遍遍在內心揣摩秦始皇的人生軌跡,性格走向,于和偉也曾表示:“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部英雄人物譜,秦始皇就是我心中最愛的那一個,我希望進入他的內心,讀懂他的憂慮和偉大。”據說,為了凸顯秦始皇每天批閱六十斤奏折的勤政史實,于和偉提議在東巡的馬車里擺滿書簡;對于莫衷一是的始皇之死,被后人詬病的“焚書坑儒”事件,閱讀了大量史料的于和偉也給出了自己的解讀和表現,就劇情看,比既往影視作品中的粗暴蠻橫多了很多的起因,隨是先秦文化的劫難,但確實有理有據,算是為作古良久的秦始皇小小的翻了一案,具體細節,小高在此不多表,希望大家自行觀劇,便知大概。千古一帝的歷史真相與演繹秦始皇被譽為“千古一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帝,掃滅六國,統一海內,廢分封,立郡縣,創立皇帝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南平百越,北擊匈奴,修建萬里長城……他確立的一系列制度,被歷代沿用兩千余年。自他開始,中國的朝代才有了最初的模式,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逐漸趨于完善。然而,他晚年驕奢淫逸,建皇陵,修阿房,煉仙丹,焚書坑儒,也一直為后人所詬病。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但秦始皇距今遙遠,所謂歷史真相,不過是史書或民間口頭所流傳的記錄而已,事件倒有跡可循,性格卻難以揣摩,所以若干年來反映秦始皇的影視劇作品已然不少,但有關秦始皇的人物塑造,卻大多粗暴簡單,狂妄殘忍到極致,并沒有太多的從人物性格命運展開。從《楚漢傳奇》中可以看出,于和偉為這個角色下了很多功夫,從腔調到肢體語言,莫不講求形神統一,與氣質的通古貫今,方始這個傳說中的暴君變得可接近,可理解,可接受。“于始皇”時代接踵“于皇叔”時代既然是《楚漢傳奇》,那秦朝的戲份也僅僅是為楚漢之戰做歷史成因的交代,因此于和偉所扮演的秦始皇,是從晚年開始登場,所占篇幅在十集以內,而作為該劇三條平行的故事線,次第登場:其一是劉邦的起跡之路,其二是項羽的成長之路,而秦始皇的故事則主要在宮廷與巡行之間,濃縮了秦始皇晚年的孤獨與憂郁,暴戾與悲戚。當然,于和偉也戲稱,自己在《楚漢傳奇》中扮演秦始皇,猶如出演“折子戲”,可見都是短而精的亮相。秦漢歷史風云變幻,于和偉所扮演的秦始皇,帶領著一干忠奸兩立的群臣將相,特別是趙高、李斯兩位寵臣愛侍,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宮廷政斗之戲,且該劇也對秦始皇的駕崩細節描繪到位,真實可信,而斷氣之后的秦始皇,還是躺在巡視車中,以尸體的狀態,經歷了頗多的陰謀陽謀,充當了一個不會動的重要道具,但也是從那一刻開始,這個巨無霸王朝的隕落,開始加劇。劇中,秦始皇打造了最初的輝煌,也斷送了最后的輝煌。劇外,于和偉無疑又為自己的角色扮演榜,添上了厚重的一筆,所以,于和偉的“皇叔”時代就讓它成為過去式吧,因為接下來的“始皇”時代已經悍然登場。
《泰坦尼克號 3D版》影評:3D好壞在于你的心態《羅馬假日》影評:永遠的赫本《大追捕》影評:困獸出籠,執著追兇《局外人的愛》觀后感《末日之戰》觀后感:活著與不死《恐怖角》影評:德尼羅的表演注入了新鮮血液電影《蝴蝶夢》觀后感《黃金大劫案》影評:草根抗日也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