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33天》觀后感
這部電影已經看過一個多月了,今天終于有時間整理一下觀后感了,先說明一下,原小說大半年以前就已經看過,是沖著小說看的電影。該電影也是我兩個多月來看的唯一一部電影。題記結束。看完《失戀33天》,感覺,還行。也聽有的人說很一般。好的地方,先說一點,要不說起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沒個完了。好的地方:很多對白旁白,都遵循了原小說,而這或許就是電影真正出彩的地方(其它的好象也不值得說道)。電影票房很火暴口碑也不錯,為什么呢?因為主演?也不是啊,別的電影的演員就差了?究其因:火暴,是因為檔期好,趕著世紀光棍節,片名又叫《失戀33天》,(ms宣傳也很到位)。口碑好,就是因為語言。真的有相當多的對白都是來自原小說,對于看過小說的廣大觀眾來說真的很熟悉,使電影容易獲得認同。開始正文,不好的地方:第一,也算是看完以后感覺電影中的最大敗筆,把張阿姨給弄沒了,原小說中張阿姨后來醒了,符合小說激人奮進(?)正面向上(?)的主題:“他們,所有人,都會好。”而電影就把人給弄沒了,金婚也舉辦不成了,哎……。還有陳老師寫的信,原小說中說得都是家常里短之類的事,說他會照顧好后輩什么的……,平凡瑣事中見真情。而電影中的信竟然出現了巧克力的字眼,感覺不好。年輕人或許會很喜歡巧克力,但原小說中陳老師兩人相識結合的背景是抗美援朝那個時代,巧克力不大可能在他們的生活中那么重要吧。還有電影中的信提到‘會過期’,讓我馬上想到的是:之前看的宣傳片中一個男孩拿著一罐什么東西,指著上面寫著過期日期的字條說那什么。導演,讓張阿姨好好的,不行么?給人點希望,可以看見曙光。第二,原小說中,在剛開始同居后,兩人就王小賤是否喜歡小仙進行過大段的探討。這樣的發展才符合黃小仙的性格,而電影中改變了,片尾了還要給你含蓄一把,說什么注意到看窗外,可是窗外可以看到的只有一個霓虹燈,燈還總不亮,所以他把燈弄亮了。說“在這個字母(faith:約定)的見證下,我答應你以后不管發生什么事,你身邊一米的范圍內一定有我在”電影里這時候的黃小仙還有點扭捏,說信號不好聽不清,大概80秒后,王小賤已經來到她身邊:我陪著你呢。……原小說結尾的定位也很好,雖然之前探討結論的結果是不是喜歡,但依舊那樣關懷著她,以后怎么發展是以后的事,開放式結尾,留有余地。原小說結尾的意境也很好:北京雨天的下班高峰……第三、“大哭著離開”那一章節,電影的表現力不如小說。那種感到被背叛的力度沒體現出來,小說這一章節以《三言二拍》里那個故事開頭,結束時又以“只能大哭著離開”這樣的描述結尾,前后呼應,整體體現出來的那份被背叛十分有力,被閨蜜背叛猶如故事中那個人形魄的分離,傷感力度十足。這一部分或許就是電影表現手法的制約(?),如果以旁白的方法講那個故事效果會怎樣?接下來就是流水帳,想到了就直接寫。電影里并沒有把一天和一天都分得很清楚,原小說里小仙是睡在地板上落枕了,而電影是睡在浴缸中,小說中的頭幾天,小仙一直盯著手機,等待著那一對人的聯系,“至少來過問一下是否還活著”。后來看到故宮喝醉以后,前男友才和她正式攤牌,之后閨蜜才約她見面。而電影里面,罵過大老王,被回敬落枕活該,介紹完同事及王小賤之后,就接到了前男友的電話。小仙接起電話依舊刻薄,可是當前男友說明打電話并不是為求原諒時,她才意識到,真的失戀了,分手了,之前的幸福感憑空消失了,掏空了心臟,丟了魂魄。……剛把那些見證物丟棄掉,接到閨蜜信息,接著“大哭著離開”。之后才是魏依然李可的登場,而小說中兩條線是并行互相穿插的。電影不可能把小說中的內容都包含進來,必須進行取舍,但取舍是否得當,這就不好說了,是否可以把同事的介紹略掉?這些同事只有兩次出場,第一次就是介紹,再一次就是,電話免提事件中露了一次面,僅此而已,電影中可以省略一下吧,小說中大提琴是她自己買的,電影中變成了大老王贈送。還有大老王約她吃飯訴說養女經,也應該可以省略吧,因為是宋思明,所以一點都沒省?接下來是故宮喝醉事件:回憶中的故宮也不是全白色的,可惜,角度也不太好。電影中接起電話,不像原小說中接前文‘三個字’,而是扯到‘醉得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接下來和小說中一樣:先離開的(那個)人他媽的不是我。電影中小仙剛才還沖著電話吼,姿態一直沒變過了僅僅幾秒,服務員就來打斷:需要找人送你回家嗎?(沒看到人家在打電話嗎?什么服務態度。)接下來這一段按照原小說拍的,前男友來了,說的話也與原小說中幾乎一模一樣。“我要的就是這樣的對等關系,一段感情里,我們實實在在的愛過對方,到結尾時,也實實在在的恨上了對方,你不仁我不義,我要你知道,我們始終勢均力敵。”這段話說得很好。起初被寄予美好展望的戀情被絕情扼殺,當事人心里都不好受,為了挺過這一段時間,我們會恨上對方,報復對方,用那種報復后的快感麻醉自己,挺過難關。或許很多年以后,我們會一笑泯恩仇,但不是分手后的現在。這是很現實的做法。那些分手儀式后還可以一起談笑風聲的,其實他們早就分手了,甚至不曾牽手。“我們始終勢均力敵”,不曾愧歉,轉身遠離對方的世界,慢慢找回那屬于自己的平靜心態,繼續我(你)以后的人生路。……
《女檢察官》影評:愛心能感到整個世界海上鋼琴師觀后感北京愛情故事影評《戀空》影評:賺人眼淚的狗血劇《裸婚之后》劇評《小時代》影評:意淫背后的溫暖《大力神》影評:戰爭的野性與愛情的狂飆獨行俠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