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王:死亡救贖》影評:第四代功夫片
過去幾十年華語功夫片的歷史可分為三個時代,且很大程度上與幾位武打巨星的輝煌密切相聯。李小龍迅猛快捷的身手,把第一代功夫片推向頂峰;成龍的逗趣武斗和李連杰的精彩套路設計,共同支撐起第二代功夫片的天空;甄子丹柔中帶硬的技擊,發軔了第三代功夫片的熱潮。而今,在功夫片式微、功夫明星青黃不接的大背景下,《金剛王:死亡救贖》的上映,可視為第四代功夫片到來的宣言。
雖然影片的背景是抗戰時期,卻沒有大講特講拳頭愛國主義,而是用暴力的武打來集中展示人性的殘酷沖突,用以暴制暴的血腥來表現善惡之爭。故事講述號稱金剛王的k-29以一己之力摧毀殘暴而邪惡的日本哈迪斯金剛神社,將一群孩子救出苦海,使得這些孩子免遭日后成為殺人工具之災。片中硬橋硬馬的硬朗武打看得人著實血脈噴張,顯示出一種純爺們的雄性荷爾蒙味道。比之那些靠假打玩花哨的濫竽充數的功夫片,該片呈現了真實有質感的打斗,這在當下的功夫片中實不多見。
影片的打斗場面非常多,但最過癮的就是k-29對抗先后對抗哈迪斯神社三大壇主的三大戰役。這三場都非常震撼,極有視覺沖擊力。k-29與兇殘的傷壇壇主鐵幕雷打斗顯示功夫力量,可以說是以小博大的力量之爭,高大威猛的鐵幕雷以力享實惠,每拳都如鐵錘般致命有力,k-29則以巧破千斤,在借力打力中拳拳到肉。k-29和邪惡的瘋猿之戰凸顯智慧比拼,雙方在上下穿梭進行玩腦力的柔韌之拼,從地面到水下閃展騰挪,在捉迷藏的迷離布局之中,相互斗智追逐搏殺。而最后k-29和蒼生大介的終極之戰代表武者的信仰之爭,滂沱大雨下,雙方直面相抗都顯得孔武有力。這三場打斗場面都設計得非常新穎,而且武打動作中都在傳統的中國功夫基礎上,融入了外國武打的路數。k-29與鐵幕雷之戰,加入了泰拳和西洋拳擊的元素。k-29與瘋猿之斗,分明有著巴西卡巴拉的柔術特點。k-29與蒼生大介之爭,日本空手道的色彩異常明顯。從上述的武打場面中,不難看到編導者是在誠心誠意地制造一個純功夫電影。
片中除了那個唱歌的韓國人劉承俊,片子里并沒有太多演員為觀眾所熟識。但曾出演周星馳《功夫》釋延能卻很好地演繹了k-29這個有著 “金剛之力,菩薩之心”的人物。這個名字有著佛教禪宗色彩的演員很有陽剛之氣,他沒有把k-29塑造成一個武夫,一味好勇斗狠,而是顯示這個人物的有勇有謀的特質。特別是他在片中顯示了不凡的武打功底,每一招武打動作都很耐看,大多成為新一代武打巨星的可能,假以時日可望成為第四代功夫片的擎旗者。而今年的國慶檔很是有趣,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龍王》和《金剛王:死亡救贖》先后上映。真不知雙方的這場龍王金剛王之間王的武斗,在票房的pk上會出現一種怎樣的景觀。
《黑天鵝》影評:崩潰和天才不是一碼事兒電視劇《蘭陵王》劇評《危情時速》影評:簡單是一種底氣《藍色情人節》影評:我們曾經如此相愛《云水謠》觀后感《大上海》影評:誰最愛你,你最愛誰?斷背山觀后感《卒跡》影評:把夢種給那些留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