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港片玩不轉科幻幾乎已經成為一個鐵律,《全城戒備》的出現也只是再一次印證了這個傳言的可信度。因為全片看不到可能成為范例的科幻元素,變異的概念只是衍生影片故事的一個虛妄托詞罷了。但即便拋開所有和變異有關的設定,這個故事依然比較夠嗆,動作與表演也敷衍的很,我能從中獲得的有利成分大抵是即便在這部四不像的電影里,還有郭富城與舒淇在賣力的履行一個演員的義務。
[軟噱頭科幻與硬動作震懾]
影片的背景設置很有點愛國主義的味道,二戰,抗日,日寇遺留的毒氣,只是很和諧很文明的標注著“禁止開啟”之類的字樣。結果片中這些武生在黃金的勾引下毫無顧忌的開啟了自己墳墓的大門,語言不通也好,利欲熏心也好,總之奮不顧身的非常坦率。這種老式的劇情編排,在那股飄渺氣體出現的一霎那直接把故事的原創性定位在安慰智商的層面上。是啊,暑期檔電影基本上就有無視觀眾智力水準的特權,影院需要更多的直接刺激而不是腦力激蕩。既然開頭就可以借科幻的名義興風作浪,那后浪是不是可以更離譜?非常遺憾,就本片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從內容上看,其實這開頭勞心費力的特效武裝起來的科幻元素基本上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影片最終的劇情還是走了一個正邪對立的傳統模式,想象力只在變異人的外形特征上時不時的提醒我們:這是高科技,不是奧特曼。
再看cg特效的最終效果,我相信那些骨頭不需要太大的資金消耗,片尾的橡膠材質皮囊也未必就價值連城。真正值錢的地方,恐怕除了少量略顯粗糙的cg畫面,就是爆破與煙火主打的動作場景了。影片真正算得上動作戲的場景夠不上海量,但好歹只要打起來都挺high。鄒兆龍是個能打的主,吳京也算得一把好手,其他人只要鏡頭在關鍵位置以特定的機位對替身演員說聲“辛苦了”也能很華麗。而且在動作戲的剪輯與環境的配合上,假如你不能第一時間想到陳木勝的名頭,也能享受港片獨有的那種快感。所以就動作戲而言,《全城戒備》的可看性至少達到了充滿娛樂性的層次。當然,也僅此而已,你不能無視多年來港片動作戲培養起來的大量觀眾挑剔眼光的存在。所以請忘了片中那低素質的一頓狂咬,像吹風一樣享受一次高科技的小李飛刀吧。至于科幻不科幻的,竊以為摘了那些千奇百怪的化妝恐怕打起來更瀟灑一點。
[你真的是陳木勝嗎?]
即便我是個不夠資深的港片觀眾,但陳木勝這三個字對我來說等于《怒火街頭》,就是因為這一部影片才記住了這個導演。至于近年他的作品如何,盡管大都看過,但都不及這第一次的驚艷來的印象深刻。我認為《怒火街頭》在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上可以達到港式警匪娛樂片的經典高度:快節奏的敘事,高濃縮的對白,連場的動作戲在劇情銜接上已然行云流水,更何況快慢結合的剪輯張力恰到好處,并且純男人戲的陽剛氣質真正配得上觀眾到最后為之擊節(李綺紅飾演的apple哪里還算個妞?。???上г凇度墙鋫洹防铮@些東西都不在了。
同為正邪對立,影片關注的小人物直接以樣板戲的模式出場,這并不低級,因為這種開門見山式的角色規劃,有利于安排人物之間的互相角力,從而達成可能的命運曲折,當然,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誰又缺胳膊少腿了,想必沒有人會對警匪片的結局存有幻想:好人不勝,那就不是單純的警匪片了,滿大街都是《非常突然》式宿命論的話恐怕警匪片都要被口水淹沒。本片所涉及的小人物與大野心并不新鮮,人物感情戲也很直白的出現了愛情,親情,但敘事上急就章式的匆忙與凌亂讓這些元素都沒了生氣,有種畫畫時你一筆我一劃結果四不像的尷尬。多年與港片患難與共的人都知道,單純的正邪對立在動作片中并不容易討好觀眾,點綴其間的那些細小情感才能豐滿一個故事,立起一個角色。影片的最大弱點并不是科幻的軟弱無力,而是文戲上令人尷尬的僵硬。雖然在角色表達上舒淇已經非常熟練,但她救不了這個angel這個角色在追名逐利與情感收放的沖突下木偶式的設計。郭富城這個小人物更是如此,被推至眾人視線下的戲竊以為還不如安排兩人日漸生情來的婉約一點。所有的感情堆積僅以影片最后幾個閃回式的畫面來發力,是否太過兒戲了點?別忘了,吳京與張靜初感情線的安插已經核突的頗令人不適,再來一下變異人搶老婆的無厘頭,這戒備實在故弄玄虛的可以。所以我認為按照片名的野心,《全城戒備》是完全不夠力的。
電影《圖斑》觀后感《可可西里》觀后感咒絲觀后感《角斗士》觀后感電影《家園防線》觀后感《碟4》觀后感:伊森回來了《守株人》影評:一場觀影體驗的饕餮《追兇》影評:不完美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