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大冒險》影評
終于看了《里約大冒險》,比想象的要來得好看,3d效果也不錯,關鍵是那幾首插曲非常非常得棒,強烈推薦。
其實片子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只鳥不遠千里從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到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相親,演繹一段美國式的非誠勿擾。當然,如同非誠勿擾是為了宣傳三亞一樣,《里約》處處充滿了巴西那讓人瘋狂奔放的元素,狂歡節、桑巴舞,以及調動你情緒的插曲。看了之后總有讓你也去里約參加狂歡節跳桑巴舞放聲高歌的沖動。
如果說《冰河世紀》是藍天工作室的招牌,那《里約》就應該是其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她把自己工作室的名字賦予給了影片的主角布魯(blue),并把其靈魂注入到了主角身上。
他曾經是只寵物鳥,飯來張口,頭上頂著《兔子邦尼》以及《冰河世紀》,以為這便是天空。但現在他想告訴世界,他起飛了,并用心在飛。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里約大冒險》這部片子如果脫去五彩斑斕的鳥類盛宴和淋漓盡致的巴西風情這些外衣,剩下的東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主人公從享受溺愛到懂得關愛的一種轉變。
布魯起先喜歡在籠子里看報紙的生活,喜歡被伺候著喝棉花糖泡巧克力的奶茶,喜歡和主人琳達扭捏在一起以享受一種受之不盡的恩寵。即使面對玻璃窗外自由自在的同類的各種挑釁,它也能阿q似地為自己的生存狀態尋找各種理由,它的一個經典回答是認為自己生活在一種現代科技的玻璃場的保護之下(言外之意是你們那些野鳥哪里享受得到這種待遇),它還把外面那些鳥都看成是一些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修養的“三俗”之流。布魯不會飛,但是它并不認為這有任何問題,因為在主人的悉心呵護下,它根本用不到翅膀的飛翔功能。在這方面,它同樣很阿q,經常以世界上有很多鳥類都不會飛聊以自慰。
但是溺愛顯然不會給布魯一個真正安全的環境,它生命中注定要去做一場冒險。而在這場冒險中,當它發現沒有了玻璃的保護,主人的關心也像那輛慢半拍的花車一樣趕不上趟,籠子也不再是美好的事物的時候,它懂得了一個道理——真正能保護自己的,并不是被別人溺愛,而是一顆關愛別人的心。
誠然,它以前也關愛它的主人,但是那是為了博得主人更多的愛,可以說被溺愛的人永遠是自私的,根本無所謂關愛他人。到了里約,當它發現原先一切的保護傘都失效的時候,它一度不知所措。一開始它并不喜歡異性,因為異性不能給它安全感,這時它頭腦里所想的還是如何讓自己得到保護,而不是去關心和幫助他人。是什么讓它改變的呢?是那些在里約本地的鳥們,它們無私地對布魯伸出援助之手,它們的相互關愛之心,讓布魯的思想發生了轉變。
通過兩只鳥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1.異地戀
現在諸多相親節目,好多媽媽或者女嘉賓不能接受的就是異地戀,上來就一棒子打死。片子中兩只小鳥相距千里,博士的一句保護瀕危物種,讓視其為寵物的女主人linda千里赴會,也正是這一見,不僅促成了鳥更讓兩個愛鳥、懂鳥的人相守在一起。
所以距離不是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共同興趣和相愛及彼此欣賞的程度。
2.如何對待動物
片子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保護瀕危動物,正是因為稀缺,才有博士和linda對鳥的呵護備至,也有一幫壞人的乘機大發鳥財,然而片子中一直被當做寵物飼養的公鳥blue當接觸到大自然的諸多不適應引發我們思考,最要命的作為鳥,它不會飛。與另一只母鳥渴望自由,討厭被束縛形成發差,人類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動物,動物園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價值,是保護了動物還是扼殺了它們的天性?
當我聽到從非洲回來的跟我講,在他開車的時候,鴕鳥、大象等在一旁行走的場面很是讓我羨慕,動物與自然,和-諧共生!
3.心態
電影里面很多鳥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態很重要。里面的那只大惡鳥nigel,以前是動物界里的大明星,可是一只小鸚鵡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由大紅到無人問津,而最終變得兇惡殘忍。社會不就是這樣,到底誰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落寞時失意?心態很重要。
也許是我想多了,本是一部適合孩子觀看的3d動畫片讓我歪寫了,但確是我在看片子的時候的一點感受。而且一如自己在微博里記錄的,很喜歡里面那只小黃鳥唱的兩首歌,影片結束我一直在看字幕,希望找到歌曲的名字,但是我失敗了。
電影白鹿原觀后感(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做個良民就意味著屈服與順從《重返地球》影評:狼爸無犬子電視劇《極品基老伴》劇評《一座城池》觀后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影評:趙導的野心,觀眾的失望《金枝玉葉》影評:江湖處處是妖電影《鋼鐵俠3》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