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狗八公的故事》小影評
下午看了部《忠狗八公的故事》,不到一半,眼淚開始稀里嘩啦,一段一段的扯紙巾。聽著有點矯情,事實是,這個簡單的故事純真得讓人感懷。
故事改編自193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電影,據稱該片當年曾在日本引起轟動。電影的原型發生在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后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并沒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
今天看的是2009年的美國版本,richard gere飾演的大學教授派克在小鎮車站上偶遇一只可憐的小秋田犬,雖然妻子極力反對,并想盡辦法要把它送走,但看到丈夫和女兒對它無微不至照顧和由衷喜愛,終于決定讓它成為家庭一員,帕克為它取名“hachi”,即“八公”。八公每天早晨送帕克坐火車上班,傍晚準時出現在火車站門口迎接帕克回家。久而久之,小鎮火車站的工作人員,附近賣熱狗的小販、商店的老板娘每天傍晚五點都能看到帕克從車站出來,hachi興奮地撲上去的歡樂場面。然而有一天,帕克在大學演講時突然倒下,再也沒回來。之后,無論刮風下雪,每天傍晚五點,八公都來到火車站等候、凝視……第二天、第三天……春去秋來,從健步如飛等到步履蹣跚,雖然每天都失望而歸,但第二天傍晚五點,八公仍不緊不慢地爬上火車站前小花壇的老位置,安安靜靜地等待主人的出現。
全片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強烈的戲劇沖突,在前半段帕克一家想方設法把八公送走的段落甚至有點拖沓。但故事娓娓道來,宛若一盞清茶,入境后方蒸煮、行云流水繼而敬奉香茗、鑒賞湯色、聞香、品啜甘露。電影的后半段,只有一個字,等。一等,等了整整十年,直到八公最后的時光,在漫天飛雪的夜晚,在與主人相聚的美夢中安詳地合上了眼睛。有一顆安靜平和的心,才耐得下性子有幸聽完一個難得的溫情故事。雖然這是部純粹美國出品的電影,但那種緩慢細碎的鏡頭,舒緩的插曲,狗狗滿是期待的眼神,一次次的失落轉身,卻恍惚讓人有點當年看那部經典日本電影《情書》的錯覺。
一個講述愛和忠誠的故事,可以有很多視角,比如所謂海枯石爛的愛情,或者血濃于水的親情。從人和狗來講述這種故事,乍一聽有點突兀,但八公對派克的深厚情誼,那半趴在十年如一日的小花壇上的身影,讓人在影片落幕后仍久久難以釋懷。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誰還堅信感情?誰還能為一個人等十年?誰能無怨無悔用一生來守候?撫心自問,我就做不到。有時在想,也許世界并沒有紛繁浮躁,只是自己日漸年長的心復雜了,欲望多了,期望的回報多了,失望就越來越多了。
八公是幸福的,因為它拒絕了在派克女兒家重新開始一段可能很溫暖的生活,它聽從了內心的呼喚,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每天傍晚準時到車站等待。這種愛和忠誠純粹得一塵不染,日久彌堅。
《錯愛雙魚座》觀后感《火山對對碰》影評:天雷勾動地火《建黨偉業》觀后感1000字《飲食男女》觀后感《麥兜當當伴我心》影評:草根童話的樂觀主義少年犯觀后感《被偷走的那五年》影評《初戀這件小事》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