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咆哮無聲》觀后感
我不知道在當代人的回憶中,什么是重要的的,什么是難忘的,什么事刻骨銘心的。有時候對現在視野所及的世界感到深深的失望,有時又對未來的生活滿懷憧憬,就像二戰后美國那“迷惘的一代”,失去的是歸屬感和信念。有人說:“寧做太平犬,莫為亂世人。”生活在亂世的人們是深感痛苦的,他們把對生活的信念和對和平的向往作為生命的支撐,那叫做希望。如今,我們處在一個物質充裕、沒有戰爭的和平年代,但我們卻漸漸的迷失在這血肉堆砌的國度里,數著光陰的逝去,抱怨前途的不公,迷醉在燈紅酒綠的街市和玫瑰香水的夢幻里。電影《咆哮無聲》真的帶給了我震撼,那是一段被時光掩蓋的激情歲月,是一部英雄的血淚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電影《咆哮無聲》以回憶錄的形式講述發生在過去的故事,卻更讓我覺得那就是一段不被人們記起的真實歷史,是一段珍貴的回憶,至少我認為生命里應該留下值得自己和后人回憶的生命記錄。觀看時,我并沒有哭,因為那樣的壯烈和慘痛我無法感同身受,只剩下無限的震撼和深思。我們90后,擁有最豐富的物質條件和最前沿的科技發明,青春無限,陽光有活力,可是當代人更多的是彷徨和不知所措或者得過且過。我真的羨慕,因為至少他們的生命是有價值且精彩的,是沒有浪費的。為了保衛國家的完整和生命的尊嚴,獻出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切。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這部電影叫“咆哮無聲”,也許現在我可以理解一二。中條山會戰中“八百壯士投黃河”曾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我并不以為然,它以抗戰志士的真實感受,傳遞和平的希望,挖掘人性的善與惡,是一種寧死不屈的氣節與傲骨。中國人一直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把黃河視作母親河,黃河在中國大地咆哮了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面對筋疲力盡下的無路可退和身后的豺狼虎豹,他們選擇擁抱母親黃河,確實比落入敵人之手更加顯得他們的英雄氣節,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大地,他們已經盡力了,面對身后的敵人,他們寧愿把自己的軀體和精神永遠留在最愛的黃河,也許那是一種落葉歸根的鄉土情結。生命是無價的,他們無畏生死的精神和對祖國的深深眷戀是可貴的。他們投身黃河的舉動,是對敵人無聲的指控和對生命的無聲崇敬,給人一種無聲的震撼。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也不愿戰爭破壞和平,更不愿意更多的犧牲和痛苦的回憶,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未來。我并沒有所謂21世紀青年的使命感,只有對生命的責任和付出。記住那段注定不平凡的歲月吧,記住那些偉大的犧牲者吧。我想我能從中感受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咆哮無聲》想要說明的意義也許遠遠超乎意料。但它給我的教育意義和心靈震撼已經讓作品本身具有時代的精神和價值。過去的意義也許就在于讓我們去創造更好的未來吧!
《忠犬八公》觀后感超凡蜘蛛俠觀后感《那山、那人、那狗》觀后感:路在腳下,情至深處《霧林寒戰》影評:有形式缺內容沒共鳴《神奇》電影觀后感電影楚門的世界觀后感電影《危情時速》觀后感《狩獵者》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