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對綁架的一再調侃讓影片在故事的架構上有了發揮的空間,亦真亦假的布局在虛實間一點點靠近表述的核心,拋開虛頭巴腦的風格元素,一推一擋間希望能把故事帶的更遠一點。客氣是因為一起充滿荒誕的假綁架從一開始就讓“綁匪”的定位處于尷尬,在這個過程中,綁匪和“肉票”沒有對抗反而需要為劇情商量,此時的走向是“瘋狂”的,每個人的都在瘋狂中找歸屬,而當真正的綁架實施時,對抗便開始有了情感的摻雜,角色再給故事要理由。
影片之內,張默躲在相機背后,有時候像是一個客氣的旁觀者,但被友情牽扯著,不得不跌跌撞撞的跟著故事走,借著他的幽默天賦,一場意外的綁架瞬間逆轉,改造成一幕無奈的荒誕喜劇,和著朋友兩人,與女主角完成了人物關系的搭建,因偶然而成就的組合在喜劇片中并不鮮見,但因為“綁架”而促就的關系卻更具戲劇性,這是張力的基礎所在。
顯然,姜武的出現將原本的意外引向了更為意外的境地,鏡頭從講故事開始轉而向人物對焦,那些荒誕不經和弄巧成拙的巧合為角色開始讓路,不再只一味的迎合觀眾而調動全部的元素,開始為角色形象的樹立而堆砌情感。在經過碰撞與磨合,人物之間的關系發展到了既定的位置,而在這個時間段里,故事也開始為爆發時的情緒儲備各種契機。
但導演其實在故事之外還是有一些想要追加的東西,動畫、cosplay、網游對抗等元素的加入以及夸張的造型顯然都在為觀眾找興趣點,但就故事的成型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有些讓人分神,有利有弊,但好在故事并不埋設太多心計,一派輕松里,倒也少了許多負擔,像個客氣的掌柜,一副笑瞇瞇的要給你看“熱鬧”但又有“禮貌”的表情。
影片始終保持著的“禮貌”的態度是“客氣”的根源所在,假綁匪講禮貌,真綁匪也講禮貌,因為禮貌所有的事情都在可控的范圍里,有理有據卻就是不夠極致,這也讓故事有些拘謹,有些玩鬧有些幼稚,但又因為禮貌,讓故事在講述時不失熱情,一連串的“綁架”荒唐中,牽引出來的是親情友情甚或愛情,嬉笑的只是面具,骨子里還是認真的。但返回到故事,因為“客氣”的態度,所以始終和觀眾有一絲距離感,觀眾未必就能領會那些蘊藏在客氣里的急迫。
如果說這是一個新導演的表述方式也未嘗不可,《非常綁匪》的客氣讓一場場的綁架有了區別以往的風格呈現,而熱鬧更多的像是給90后準備的,所以影片才會擁將如此多的青春元素滿滿的塞進一個故事里,安排給所有角色為之服務,影片也因此并不過于激烈,只是一步步的把觀眾也“綁架”了起來,上了一堂關于感情的培訓課。
不肯去觀音影評《讓熊貓飛》觀后感:笑聲中慈善《憂郁癥》影評: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夢《hello!樹先生》觀后感《私人定制》觀后感新少林寺觀后感被偷走的那五年電影觀后感觀《大明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