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產生以來的一百多年,幾乎各種題材故事都早已被電影人嘗試過,包括備受觀眾好評的《蝙蝠俠6:黑暗騎士》,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最大創意在于將傳統的英雄片類型與犯罪片類型相融合,并插入了心理分析的元素,使得面目煥然一新。而對于年輕的導演來說,其實從傳統的類型片里試手、熟練電影創作也是很正常的事,畢竟不是每一個電影人都是天才導演,而憑借《入殮師》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瀧田洋二郎還嘗試過多部粉紅色電影……而由姬棹馨的故事長片處女作《嘿店》,便是一部雜交了不少類型的試驗之作。
影片的故事不是很復雜,幾個年輕人得到一個拍電影的機會而借用了一家超市拍攝一部小成本驚悚片,但因為資金不足、缺乏經驗、受騙等因素而卷入了一場搶劫案中……影片的開場不久便是很明顯的借鑒了寧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將主要人物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帶出,并采用了閃回的藝術手法,這也使得影片的主要角色在開場時便確立了其較為明確的形。
與此同時,類似于《刺殺據點》的多視點敘事也是影片《嘿店》的重要藝術手段,畢竟每一個人物的視角都是比較有限的(有些影片會采取全知全能的全視角敘事),而多視點可以讓一段故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而顯得更加清晰,如開場不久時明明看到的是那個中年失業男人在奔跑,但他為何會出現在超市出現在拍片現場,則留下了懸念……影片采取的這種多視點的敘事方式,讓這段主要發生在幾個小時里的故事也多了些許的懸疑性與趣味性,畢竟過于平鋪直敘的故事容易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
但過于追求實驗性的影片也往往難以得到市場與觀眾的認可,畢竟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看電影更多是一種消遣的行為,而選擇某部影片時多多少少會受到類型片的潛移默化影響。要想推陳出新且不偏離市場的話,一個較好的方式便是在傳統類型片的基礎上花費心思,影評人里克·奧特曼就認為,“好萊塢并非一味地迎合公眾的欲望,也不是絕對地操縱觀眾”,而類型片則往往是好萊塢與大眾之間“因為找到了一個共同的基礎,一個觀眾倫理價值和好萊塢意識形態一致的領域”的產物。而《嘿店》,則也不難看到好萊塢類型片的影子,片中片結構自然不必多說,愛情片、犯罪片、恐怖片也是常見的類型,甚至朱茵扮演的惠子的戲,還可以看到《美少女特攻隊》的痕跡……
處女作就能一鳴驚人的導演畢竟只是少數,大部分導演的早期電影創作更多是學習、積累、進步(好萊塢導演也是這樣)。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而對于《嘿店》的導演姬棹馨來說,電影的路,還長著。
《小時代》觀后感電影《功夫熊貓》觀后感《別惹螞蟻》觀后感《金枝玉葉》影評:平淡反映真實和愛《喜馬拉雅》影評::談談該片道具的設置《車手》影評:一部真正的追車戲《功夫熊貓2》觀后感《潛水艇》影評:潛水去我心